——</p>
公孙衍离开韩国之前向韩王推荐武安侯韩朋接待他的位置,韩王采纳了犀的建议,任用韩朋。虽不如犀,但韩国真的只能矮个子里拔高个子。</p>
了却韩国之事,公孙衍重振信心而入卫国,强烈的预感告诉他卫国的舞台会在让他的仕途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不过回到卫国的犀第一时间向卫峥请罪,并说出了他为韩王最后一次所献国策。</p>
没想到卫峥一听了反而大喜。</p>
卫国现在是一方面磨刀霍霍,枕戈待旦,另一方面也是从容淡定的准备韩、魏、秦、楚四国混战,自己坐山观虎斗,抓住机会便咬上一口。</p>
另一边,韩国派出了使臣赶赴秦国,果然如公孙衍预料的那般,韩国主动修好,秦王大喜之下以国宾之礼接待了韩使者,并且立即签订盟约。</p>
秦国不怕与韩国开战,只是当下局势有齐楚联盟的压力,秦军主力若分兵函谷关应对三晋,那么南部商於之地武关的兵力势必削减,三晋现在不闹腾了,主动来修好秦国当然是求之不得,待得局势一缓再来收拾韩国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