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主公,真有此事。您不见襄江两岸桑条已经长成了桑树,这桑条就是那几年种植的。只是因为这几年不再养蚕,所以桑条就长成了桑树。”
刘琮就想起了自己在襄江岸上骑马时候,被桑条挂下來头巾的事情,还想起了那难民摘食桑丫的情景,便问:“后來就为什么不养蚕了呢?”
傅巽回答说,后來连续多年混战,特别是曹操和张绣连年战争,两下纵兵四出掠夺,就把这襄江两岸的养蚕事业给破坏了。许多养蚕人家被洗劫一空,祸害的家破人亡,这些养蚕人家在这里沒法谋生,就抛家离业到别处谋生去了,扔下了这数百里的桑田,至今也沒有恢复起來。
刘琮眼前一亮,好似又看到了一片光明,就问:“这些年了为何还不开展起來?”
傅巽回答说:“主公不知道,这采桑养蚕的事情要办起來不是那样简单的,要有技术,蚕种,工具,人员,场地,更主要的还要是有销售渠道。
蚕农们一年辛辛苦苦的养下來三茬蚕茧,要是沒有人收购,就一分钱不值,全家就得喝西北风过日子。
不止是喝西北风,养蚕还需要投资,养出來的蚕茧沒有人收购,投出的资本就收不回來,蚕农就得破产,所以,养蚕这事情不是轻